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000564084/2025-00200主题分类:政务信息发布机构:孙氏镇
发文日期:2025-03-17文  号:有 效 期:  有 效
名  称:2025年度孙氏镇产业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25年度孙氏镇产业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发布机构:孙氏镇 发布日期:2025-03-17

     为进一步用好财政扶持资金,推动我镇各集体经济健康高速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推动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新作用。
  二、主要内容
 (一)村情简介

岳村位于文安县孙氏镇东南部,是典型农业村庄,村域面积2210亩,其中村庄面积260亩,耕地面积1800亩,空闲地水域面积150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大豆。村街产业主要以生产纤维素、塑料为主,纤维素加工企业20家,塑料制品加工企业8。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主要来源于村集体统一承包土地耕种。全村共292户,户籍人口948人(常住人口610人);全村党员共14名,其中女性党员1名;村两委干部5人,平均年龄45岁,其中高中(中专学历)3人,大学学历2人;村党组织书记贺中秋,55岁,大专学历。
  (二)扶持方向
  1、支持发展村种植产业,对破旧道路进行重修,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并推动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2、利用现有种植产业,鼓励村民种植新品种,为村民与市场、超市门店增强联系,发挥村合作社服务优势,打造消费发展双循环,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项目布局
  岳村粮食储备库路建设项目位于文安县东南部,南邻兴祖线,西侧紧挨着浪沧出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临近主要交通干道。村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与特殊产业协同发展,近年来大力发展塑料制品,建筑涂料等特色行业。为保障岳村粮食仓储项目计划在西侧大门与兴祖线连接处需要硬化水泥道路长13米,宽8米、厚度20厘米、三七灰土深30厘米,道路建成后方便石墨面粉厂运输面粉,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与增收机会,带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岳村的深入实施。
  三、资金来源
  项目预算总投资15.6万元,申请上级资金15.6万元。
  四、实施期限
  项目分二步统筹推进。一是安排部署阶段,于2024年11月底前完成实地调研部署。二是实施施工阶段,于2025年6月底前完成项目施工、验收、通行。
  五、工作机制
 (一)党建引领机制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释放党建效能,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激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动力,组织党员干部先行先试。鼓励村干部、农村能人、优秀农民和种植大户等多方参与,发挥群体智慧和力量。
  (二)长效增收机制
  畅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落实集体经济日常管理,建立定期研究制度,总结成功的发展模式。关注已实施的集体经济项目运营情况,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健康发展,持续增收,形成长效增收机制。
  (三)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评审机构,对项目规划、资金计划、可行性研究、风险评估等方面严格落实审核和监管工作。落实有效风险约束机制,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安全、高效。
  六、利益联结机制
  因地制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增强村党组织的组织力。与现代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升、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统筹农村资源集约利用,为农户提供生产、金融、消费等服务,促进农户形成多元化收入,加强益农联农惠农利益联结机制,为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打下了良好基础。
  七、推进措施
  1、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孙氏镇党委、政府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主管副职作为责任人,加强统筹协调,严密组织实施,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工作高质高效。
  2、强化规模化项目管理。严格项目前期论证把关,并对项目谋划、前期、开工、建设、投产等各环节从严进行监督管理,建立跟踪监管机制。所涉及村街建立项目管理台账,每季度统计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情况,确保按规定使用资金,确保及时准确掌握项目运行情况。协调土地、环保等事项排除风险、提供服务、推进安全运行、高效生产经营。
  3、完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要牢固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苗头,防范化解项目运行中的风险。在项目选择、合作经营、生态环境等环节上的潜在风险,要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消除风险隐患。项目建成后由村里的村民代表成立了专门的小组,负责项目日常的运营监督,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确保村里能够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运营,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并长期服务于村庄发展。
  八、组织领导
  严格初审,把好第一道关口,并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项目计划、资源调配和协调、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村“两委”、包村干部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组织机构建设,形成合理的职责分工,在项目建设和监管中发挥积极作用。

附件: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